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中心 > 新闻中心
多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出炉,应急管理领域要干哪些事?
时间:2020-12-29 作者:本站

       "十四五”时期,各地在应急管理领域要干哪些大事要事?近期,随着部分省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外公布,答案逐渐明晰。建区域应急保障基地、重构城市治理体系、推广巨灾保险......一幅幅宏图在各地的答卷中铺陈开来。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浙江、安徽、山东、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海南、宁夏等省份,审议通过了本省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观察已经公布的“地方版”建议,党的主张与人民期盼相统一,践行新理念与瞄准新目标同步发力,规划部署与民心民意同频共振,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鲜明。本报梳理部分省份建议,展现“十四五”时期各地应急管理各项工作部署的宏图一角。

多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出炉,应急管理领域要干哪些事?(图1)


原则、目标的定立,

均紧紧把握“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观察“地方版”建议,无一不与“中央版”建议一脉相承又紧扣地方实际。宏观上引导预期、积极进取,目标上尊重规律、务实可行。

      根据“中央版”建议提出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五大重要原则,“地方版”建议融合创新,特色满满;在全面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方面,更是将战略与战术相结合,处处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

四川将“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列为该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明确提出“不断提升经济竞争能力、市场监管能力、应急管理能力、防灾减灾能力、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为现代化建设筑牢安全保障”。

       把目标定为“迈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提出“四个论英雄”发展导向,在提升城市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上下功夫,加快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四个论英雄”指“以亩产论英雄、以效益论英雄、以能耗论英雄、以环境论英雄”,这意味着上海对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精要阐释和精细谋划。

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是“中央版”建议牢牢把握的原则。在“地方版”建议中,其突出地位清晰可见。天津立足天津之“特”、天津之“责”,在阐述“坚持系统观念”这一重要原则时,将“统筹发展与安全”融入其中,进一步明确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

      梳理“地方版”建议,不难发现——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发展趋势和发展条件,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卡脖子”等问题,是各地定立发展原则和目标的出发点、立足点。

例如,湖北直面疫情后经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困难较多的实际,明确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的目标。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北京明确指出本地区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要求在准确把握首都新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的同时,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首善标准不断开创首都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浙江明确指出不足——城乡区域发展依然不够平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弱项,提出“奋发有为办好自己的事,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性形势”。

      河北立足“拱卫首都安全的钢铁长城”的定位,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提出,让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安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该省提出,举全省之力办好“三件大事”,其中一件即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包括统筹推进启动区、起步区和重点片区建设,抓好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交通路网、水利防洪、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专章

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

      与“中央版”建议一脉相承,多数“地方版”建议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方面设立专章,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

——全面布局,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浙江描绘了“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应急管理体系蓝图。天津明确“健全统一领导、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

      四川设“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专章,提出完善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等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提高应急装备和物资分类分级保障、综合管理与协调能力;加强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全民参与格局,强化社会协同应对能力建设。

湖北同样关注区域应急能力建设,提出“建设国家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中心及集配中心、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省级应急救援基地”。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面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应急物资储备问题,多地充分认识到其在实施预防备用、紧急救助、灾后恢复、安置灾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将其作为系统工程部署谋划。

      例如,天津指出,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重庆提出,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山东提出,加强地方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还有一些地方锚定提高“救”的能力。山东提出,提升森林火灾、海洋灾害、危化品事故灾害、自然灾害、矿山和地质灾害等区域应急救援中心保障水平。安徽谋划“实施抢险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浙江着力建设省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及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推进国家航空应急救援试点省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救援力量。

——目标明确,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责任,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地方版”建议不约而同的明确指向。

重庆提出,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矿山、危化品、建筑施工、交通、校园、医院、高层建筑和旅游景区等领域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天津提出,坚持“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消防、交通、安全生产、危化品管理等城市安全重点领域隐患常态化排查整治,全面加强安全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各地建议体现出长效机制和专项整治同时抓的布局思路。

      山东提出,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推进煤矿、化工等重点领域智能化建设。

      浙江提出,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自然灾害和企业生产安全普查,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健全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机制。

      河北提出,抓好应急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持续开展危化品、矿山、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多措并举,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

      面对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一情况,“中央版”建议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各地多角度发力,紧贴实际提高自然灾害防御水平。例如,浙江提出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加快海塘安澜千亿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巨灾保险。湖北同样关注巨灾保险,提出扩大巨灾保险试点,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贵州结合区域特点,提出防范化解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风险,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地质灾害避险移民工程,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应急救助体系。


将应急管理工作放在

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系统谋划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地方版”建议将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系统谋划,借力“新基建”“软平台”等,提高应急管理效能。

      重庆将投资引进、重大项目建设与补短板紧密结合,布局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推动城市建设投资稳定增长。围绕“两新一重”重点领域,实施一批引领性支撑性重大工程,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防洪抗旱减灾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贵州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明确实行城乡交通、水利、能源、医疗卫生、通信、邮政、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北京、上海两个超大城市把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谋篇布局嵌入城市治理、加强各类风险防控工作。

      瞄准解决“灰犀牛”问题,全面防范“黑天鹅”事件,北京提出,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建设韧性城市,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完善水、电、油、气、粮食等战略资源应急储备和应急调度制度,建立重要目标、重要设施、重要区域安全状况和风险防控能力定期评估机制,加强对交通物流、市政能源、通信保障等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障和监测;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制,提升对非常规突发重大事件的响应和处置能力。上海明确,以“两张网”建设为“牛鼻子”,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突破口,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治理方式重塑、治理体系重构;构筑城市安全预防体系,把安全风险化解在成灾之前、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之时,把城市安全的防线筑得更牢,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完善城市安全常态化管控和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韧性适应理念,在基础设施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及保障等方面保持弹性,提高城市应对灾害能力。<转载>


距开幕时间

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